快捷导航
发新帖
返回列表
柔光是什么效果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1个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5-3-27 17:12

勤币 13901   学币 196  
沙发
发表于 2015-3-27 17:12:34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网上很具体的解释:
正常:该选项可以使上方图层完全遮住下方图层。  溶解:如果上方图层具有柔和的关透明边缘,选择该项则可以创建像素点状效果。  变暗:两个图层中较暗的颜色将作为混合的颜色保留,比混合色亮的像素将被替换,而比混合色暗像素保持不变。  正片叠底:整体效果显示由上方图层和下方图层的像素值中较暗的像素合成的图像效果,任意颜色与黑色重叠时将产生黑色,任意颜色和白色重叠时颜色则保持不变。  颜色加深:选择该项将降低上方图层中除黑色外的其他区域的对比度,使图像的对比度下降,产生下方图层透过上方图层的投影效果。  线性加深:上方图层将根据下方图层的灰度与图像融合,此模式对白色无效。  深色:根据上方图层图像的饱和度,然后用上方图层颜色直接覆盖下方图层中的暗调区域颜色。  变亮:使上方图层的暗调区域变为透明,通过下方的较亮区域使图像更亮。  滤色:该项与“正片叠底”的效果相反,在整体效果上显示由上方图层和下方图层的像素值中较亮的像素合成的效果,得到的图像是一种漂白图像中颜色的效果。  颜色减淡:和“颜色加深”效果相反,“颜色减淡”是由上方图层根据下方图层灰阶程序提升亮度,然后再与下方图层融合,此模式通常可以用来创建光源中心点极亮的效果。  线性减淡:根据每一个颜色通道的颜色信息,加亮所有通道的基色,并通过降低其他颜色的亮度来反映混合颜色,此模式对黑色无效。  浅色:该项与“深色”的效果相反,此项可根据图像的饱和度,用上方图层中的颜色直接覆盖下方图层中的高光区域颜色。  叠加:此项的图像最终效果最终取决于下方图层,上方图层的高光区域和暗调将不变,只是混合了中间调。  柔光:使颜色变亮或变暗让图像具有非常柔和的效果,亮于中性灰底的区域将更亮,暗于中性灰底的区域将更暗。  强光:此项和“柔光”的效果类似,但其程序远远大于“柔光”效果,适用于图像增加强光照射效果。  亮光:根据融合颜色的灰度减少比对度,可以使图像更亮或更暗。  线性光:根据事例颜色的灰度,来减少或增加图像亮度,使图像更亮。  点光:如果混合色比50%灰度色亮,则将替换混合色暗的像素,而不改变混合色亮的像素;反之如果混合色比50%灰度色暗,则将替换混合色亮的像素,而不改变混合色暗的像素。  实色混合:根据上下图层中图像颜色的分布情况,用两个图层颜色的中间值对相交部分进行填充,利用该模式可以制作出对比度较强的色块效果。
差值:上方图层的亮区将下方图层的颜色进行反相,暗区则将颜色正常显示出来,效果与原图像是完全相反的颜色。  排除:创建一种与“差值”模式类似但对比度更低的效果。与白色混合将反转基色值,与黑色混合则不发生变化。  色相:由上方图像的混合色的色相和下方图层的亮度和饱和度创建的效果。  饱和度:由下方图像的亮度和色相以及上方图层混合色的饱和度创建的效果。  颜色:由下方图像的亮度和上方图层的色相和饱和度创建的效果。这样可以保留图像中的灰阶,对于给单色图像上色和彩色图像着色很有用  亮度:创建与“颜色”模式相反的效果,由下方图像的色相和饱和度值及止方图像的亮度所构成。

柔光:
它的作用效果如同是打上一层色调柔和的光,因而被我们称之为柔光。作用时将上层图像以柔光的方式施加到下层。当底层图层的灰阶趋于高或低,则会调整图层合成结果的阶调趋于中间的灰阶调,而获得色彩较为柔和的合成效果。形成的结果是:图像的中亮色调区域变得更亮,暗色区域变得更暗,图像反差增大类似于柔光灯的照射图像的效果。变暗还是提亮画面颜色,取决于上层颜色信息。产生的效果类似于为图像打上一盏散射的聚光灯。如果上层颜色(光源)亮度高于50%灰,底层会被照亮(变淡)。如果上层颜色(光源)亮度低于50%灰,底层会变暗,就好像被烧焦了似的。如果直接使用黑色或白色去进行混合的话,能产生明显的变暗或者提亮效应,但是不会让覆盖区域产生纯黑或者纯白。
Soft Light模式根据背景中的颜色色调,把颜色用于变暗或加亮背景图像。例如,如果在背景图像上涂了50%黑色,这是一个从黑色到白色的梯度,那着色时梯度的较暗区域变得更暗,而较亮区域呈现出更亮的色调。
还有一种最简单的理解是:
柔光   
使颜色变亮或变暗,具体取决于混合色。此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 如果混合色(光源)比 50%   
灰色亮,则图像变亮,就像被减淡了一样。如果混合色(光源)比 50%   
灰色暗,则图像变暗,就象被加深了一样。用纯黑色或纯白色绘画会产生明显较暗或较亮的区域,但不会产生纯黑色或纯白色。

但是,图层模式的效果还是需要我们多次实践,如果只是两个纯色的图层,图层模式基本看不出效果,只有不断的尝试和使用,在设计中,自己脑海里才会有概念什么样的图什么样的效果用什么样的图层模式,多次尝试人物或风景与背景层叠加,学员才能真正明白图层模式的使用效果。
举报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